事证第 152010000297 号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4 年度)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贵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提供执法保障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举报投诉的受理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检查,依法查处违法案件 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核查工作 拟定并组织实施餐饮服务食品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的抽验计划 承担省局下达的抽验计划 参与对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对产品召回进行监督 指导和监督辖区内区(县、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稽查工作 |
住 所 | 贵阳市观山湖区长岭北路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D区C座19楼 |
法定代表人 | 杭勇 |
开办资金 | 97.7(万元)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 |
举办单位 | 贵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195.5 | 194.5 |
网上名称 | 贵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公益 | 从业人数 | 36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无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14年,我局食品药品(含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下同)稽查工作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的领导下,在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的指导帮助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市委九届三次全会及省食品药品监管法制、稽查、药检与投诉举报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打击违法,规范秩序,营造环境,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执法保障水平的目标任务,紧扣食品药品稽查中心工作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整治行动,切实加强投诉举报体系建设,全面狠抓食品药品监督抽验(检)工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大力提升稽查能力和效率,为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提供了执法保障。 一、宗旨和业务开展情况 (一)扎实开展治理整顿,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1.强化监督检查,规范食品市场秩序和餐饮服务活动。共出动稽查执法人员1218人次,车辆436台次,监督检查食品相关企业406家次,市管餐饮服务单位、公共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下达《监督意见书》23份,下达责令改正41家次,通过复查,整改到位41家次,整改到位率达100%;约谈企业41家次。通过监督检查,规范了食品市场秩序和餐饮服务活动,有利于食品安全整体水平的提升。 2.加强食品安全保障,确保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食品安全。为省两会、市两会、第九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重大活动、元旦节、春节、清明节等节假日食品安全保障,并有针对性地加大餐饮食品监督抽验力度,有效确保了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 3.开展食品安全整治,整顿和规范食品市场秩序。一是根据市局的统一部署,认真开展2014年春季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样检查。以食用油、食盐及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为重点,对学校食堂持证情况、食品加工及从业人员卫生、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及登记、餐具清洗、消毒及保洁、食品贮存、食品留样等进行全面检查,对2家学校食堂的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增强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意识,有效防控了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高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二是组织开展了餐饮服务环节病死动物及其产品专项检查、食用明胶专项检查、超过保质期食品专项检查、清真食品专项检查、规范食品标签标识专项检查等10余项专项治理工作,通过专项整治,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了食品市场秩序,有效保障了全市人民的饮食安全。 4.转变方式,充分发挥抽检技术支撑作用。把监督抽检作为从整体上统筹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改变监管工作由事后查处为主的局面。一是将关口前移,预防为主,重点对学校食堂、市管餐饮服务单位、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旅游景区(含农家乐旅游点)餐饮单位进行监督抽样,以腌腊制品、粽子、自制饮料、配料等21类食品品种为主,共抽样餐饮食品1280个样(其中省级任务280个样、市级任务1000个样),合格1257个样,不合格23个样,合格率为98.20%。二是根据贵阳市饮食习惯和季节性特点,对糊辣椒、腌腊制品等7个品种开展了7次专项监督抽检,共抽检样品280个样,合格268个样,不合格22个样,不合格项目主要为菌落总数、硝酸钠、色素。三是加大对公共餐饮具的监督抽检力度,对贵阳市20家公共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和7家使用集中消毒餐饮具的餐饮企业进行了监督抽检,共抽检公共餐饮具480件,合格456件,不合格24件,合格率为95.0%。通过监督抽样检验,加大了对重点餐饮服务相关单位的检查频次,增强了餐饮服务单位对食品质量的意识和采购把关、保管条件需符合食品储存条件、不合格食品需及时清理的意识和自觉性,确保了餐饮食品的质量安全。 (二)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强化药品安全监管 1.突出重点,大力整顿药品市场。共出动稽查执法人员814人次,车辆389台次,以基药生产企业、高风险品种药品生产企业、市级医疗机构为重点,监督检查药品相关企业299家次,限期整改7家次,复查整改到位7家次,整改到位率达100%,约谈企业3家次。通过重点整顿,进一步规范了药品市场秩序,有效净化了药品市场。 2.开展专项整治,重点整顿治理。一是组织开展中药鳖甲质量监管严防病死甲骨流入药用渠道专项检查。通过企业自查、重点抽查等方式,共检查药品生产企业20余家次,充分了解了贵阳市药用鳖甲的主要来源渠道,未发现有病死甲骨流入药用渠道的现象。二是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教育机构药品使用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对辖区内15家幼儿园、3家小学、2家中学购进、使用药品的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未见存放有用于发放给学生的药品,也未见有向学生发放药品的记录;抽查了药品经营企业2家,未见有向教育机构销售药品的相关记录。三是开展打击农村市场销售假药行为专项行动。制定了《贵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局打击农村市场销售假药行为专项行动方案》,分别抽取各区(市、县)辖区2个乡镇,对50余家农村卫生室(药店)进行了专项检查。未发现有购进使用(销售)假药的违法行为。 3.积极开展药品监督抽验。严格按照药品抽验计划和方案,以基本药物、高风险、用量大、易发不良反应的药品、肿瘤、慢性疾病药品、举报投诉较多的药品、突发事件应急抽验药品品种及中药材、中药饮片为重点,共监督抽样药品1600批次(其中省级任务600批次、市级任务1000批次),合格1583批次,不合格17批次,合格率达98.94%,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水分、含量、装量差异、重量差异等,其中中药材、中药饮片占不合格药品的三成。通过抽验,有效保障了药品质量水平,为统筹提高药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奠定了基础。 (三)监检结合,强化保健食品安全监管 1.开展清理整顿,有效整顿保健食品市场秩序。共出动稽查执法人员258人次,车辆95台次,监督检查保健食品企业88家次,限期整改4家次,4家均已整改到位,整改到位率达100%,约谈保健食品企业4家次。通过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和整顿了保健食品市场秩序。 2.开展保健食品监督抽验。主要对减肥类、缓解体力疲劳类和辅助降血糖类、易添加与声称功能相关药物的保健食品及质量公告中不合格保健食品进行了监督抽验,共抽验保健食品100批次,合格100批次,合格率达100%。通过抽验,有利于提高保健食品监督执法的针对性。 (四)重点整治,强化化妆品安全监管 1.加强日常监管,有效整顿化妆品市场秩序。共出动稽查执法人员259人次,车辆127台次,监督检查化妆品相关企业120家次,限期整改5家次,5家均已整改到位,整改到位率达100%,约谈化妆品企业3家次。通过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和整顿了化妆品市场秩序。 2.开展专项检查。一是开展美容美发单位专项检查。重点对美容美发单位经营使用的化妆品进货查验制度、索证索票、建立管理台账等情况进行检查,共检查美容美发单位20家次,发现大部分美容美发单位在索取供货商资质、产品资质、备案凭证或许可批件、建立管理台账等方面意识淡薄,管理较混乱,执法人员对相关人员立即要求企业整改,并适时开展法律法规宣传。二是组织开展查处飞梵染发?油膏系列产品专项检查。共抽查8家化妆品经营企业,未发现销售有飞梵染发?油膏系列违法产品。 3.开展化妆品监督抽验。主要对宣称美白、祛斑、洗发液、护发素、洗面奶(膏)、化妆粉块、面膜、香水、花露水、沐浴液、国产染发类、国产爽身粉类、芳香类产品(香水类)、护肤类产品(宣称祛痘/抗粉刺产品)类化妆品进行了监督抽验,共抽验化妆品248批次,合格248批次,合格率达100%。通过抽验,有利于提高化妆品监督执法的针对性。 (五)重拳出击,强化医疗器械安全监管 1.突出重点,大力整顿医疗器械市场。共出动稽查执法人员310人次,车辆155台次,以变更《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相关事项的医疗器械企业为重点,监督检查医疗器械相关企业148家次,限期整改20家次,复查整改到位20家次,整改到位率达100%,约谈企业8家次,取缔无证经营2家(户)。通过重点整顿,进一步规范了医疗器械市场秩序和市场。 2.开展专项整治,规范医疗器械市场。一是组织开展医疗器械“五整治”专项行动。突出整治的重点产品、重点环节,拓宽案件的来源渠道,对发现的案件严查、严办,针对国家总局在“五整治”中暗访发现的违法线索立案、快查快处,没收假冒产品14盒,罚款0.5万元。二是组织开展天然胶乳橡胶避孕套专项检查。对1家销售无注册证第二类医疗器械天然乳胶橡胶避孕套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并将案件有关线索移送所辖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追查。 3.积极开展医疗器械监督抽验。严格按照工作计划和进度,以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输液贴、医用脱脂纱布等为重点,共监督抽样医疗器械150批次(其中省级任务50批次、市级任务100批次),合格150批次,合格率达100%。通过抽验,有效保障了医疗器械质量安全水平。 (六)加大举报投诉查处力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一是加快“12331”投诉举报体系建设,加强对投诉举报的管理,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切实方便群众,保护了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有效强力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的形成。二是加大举报投诉的调查核实力度,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共登记受理举报投诉392件,调查核实处理392件,办理率达100%。三是加大对举报投诉的反馈。做到有举必查、有查必果、及时反馈,对举报投诉件件反馈,反馈率达100%;并做到群众不满意不放过,举报投诉处理群众满意率达100%。 (七)加强案件查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一是强化行政案件查处工作,严厉打击各类食品、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化妆品违法行为。共立案查处食品药品行政案件177起,涉案金额达73.40万元,没收违法假劣食品药品33410盒(支、瓶、件等)。通过案件查处,有效震慑违法犯罪分子,有力打击了食品药品违法行为。二是深化行刑衔接。积极联系公安部门,与市公安局建立了打击食品和药品领域违法犯罪工作协作机制,移送公安部门假药案件3件。并联合贵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对贵阳市华丰食品批发市场的商铺违法经营药品的行为进行了检查和查处,有效打击了食品药品领域的犯罪行为。 (八)整合稽查资源,认真开展案件协查工作 共收函113封,协查相关企业120家次,核查产品128批次,复函113件,办结率达100%;向省内外发出协查函147封。通过案件协查,有效整合了药监系统监管资源,有效维护了辖区内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违法行为。 二、存在问题 (一)由于市级稽查机构设置和编制尚未调整,给食品生产稽查、食品流通稽查新职能的履行带来一定影响。 (二)因物流、网上购物等产业的发展,违法产品生产、寄递、收款等各环节相互分离,涉及多个地区和部门,加大了互联网经营食品药品案件调查取证和查处的难度。 (三)保健食品、化妆品法律法规不健全,给保健食品、化妆品案件查处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三、2015年度工作打算 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局推进稽查机构改革的关键一年,我局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及市局党组的决策部署,以问题为导向,巩固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突出“抓机改、稳队伍、严执法、保安全”四大重点,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共治,切实把食品药品安全这一重大民生工程抓实,抓出成效,以稽查工作的实效取信于民、惠及于民,为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提供执法保障。 (一)抓机改。根据市政府及市局的整体部署,抓好稽查机构改革工作,切实履行好覆盖食品、保健食品、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全品种、全过程稽查新职能,确保稽查工作不断档、不脱节。 (二)稳队伍。我局将面临新一轮机构改革,改革期间,要一手狠抓稽查业务,一手狠抓队伍稳定,确保机构改革期间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力度不减,各项食品药品稽查工作平稳有序地推进;改革后,要磨合队伍,达到有效整合、思想统一、业务加强的目标,推进食品药品稽查监管事业上新台阶。 (三)严执法。以查办大案要案为核心,以通过互联网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为重点,继续加强与公安部门协作配合,落实好信息通报、联合执法、行刑衔接、打击犯罪等方面的协调联动机制,坚决严惩违法犯罪分子,对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零容忍”,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 (四)保安全。加大食品药品投诉举报受理力度,提高人民群众参与食品药品监管的意识,推进社会共治;加大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抽验(检),严把食品药品质量关,最大限度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减少出现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的风险,全力为食品药品安全提供执法保障。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贵州省药品监督抽验考核一等奖。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
|
|
|
填表人: 宋家吉 联系电话:18685105306 报送日期:2015年04月09日